2022/08

風吹來的時候,帶著粗曠的鹹味。細微但清楚。
我盤腿坐在由紅磚砌成的院內,沒有人說話,只有刀削藤的細微聲響;看著他來來回回、一刻一痕的過程裡,專心注入深沉的敬意,我不自覺把懶散頹靡的身體打直,直挺的肅坐。
他的名字叫Roit,漢名林清進。

來到花蓮豐濱南端阿美族的港口部落,今年高齡八十二歲的Roit非常親切,他靈活的思路與技藝完全不像是個八十歲以上的長輩,活力又爽朗。他不僅是港口部落的頭目、也是當地非常重要的編織耆老。
黃澄的夏日,卻不是適合上山採黃藤的時候,因為現在正是虎頭蜂出沒的季節,通常要等到天氣轉涼、十一月左右才會上山去採藤。Roit告訴我們,最好採生長十年以上的黃藤比較合適。如果是只有五、六年的藤,雖長度或許可以、但質地就比較不堅固。
接著,他領身帶我們進入他的工作室──說是工作室,其實也就是在院子內以水泥隔出的一個小空間,大約只有兩個人並排站的寬度。但是,他將所有一切安排的很妥當:採集的藤被好好的分類,再綁在一起、各式工具和一些成品也壁掛和堆疊得十分整齊。空間不大,但有條不紊。感覺得出來主人相當愛惜,它們都被好好地照顧、安放於這塊屬於他的領地。
我的目光轉移到各種大小不一的刀具,有短、有長、有寬、有細、魁武的、秀氣的……,「一共有六把。」他說。而這麼多刀具、用途也不盡相同:有的是帶去上山採集黃藤用、有的是拿來處理剛採回來的藤、有的是用來細修藤條,使其變薄。而且,他提醒我們,如果要帶刀上山,老人家先前一再叮嚀的事項:一、不要隨便亂砍伐。二、走在前頭佩刀的人,千萬要注意自己的刀與後方的人,避免刺傷。

「就自己想辦法啊!」

而Roit教導過許多人,像是他說有輔大的學生專門跑來他家和他學習編織、也有來自編織設計品牌Kamaro’an的Tipus、Badagaw、Imay……。這麼多人特地前來向他學習,足以展現Roit其編織技法具高程度的專業與純熟。
但是,技藝如此高超的Roit,在年輕時也曾經放棄過編織。
約十七、十八歲的青澀年少時,他就和阿公學習編織,但是當時經歷許多挫折:技法繁複困難,而且在編織前處理黃藤時,經常因削藤而將指間的皮肉也削磨,血流與疼痛皆不止。「那麼痛,不做了、不做了!」他生動地模仿年輕的模樣,但他當時也真離開家,出外去打拼闖蕩。
「那怎麼現在你的編織卻這麼厲害?」我們滿頭問號。
「老啦,就回來家裡。然後就開始繼續做(編織)。」他說。
「可是在削藤時,不是還是會讓手受傷嗎?」
「就自己想辦法啊!現在就不會流血了哪。」他笑得很神祕。

原來,現在Roit自己發明一個工具:以腳踏車的輪胎內胎來保護手指,大小很剛好、在削藤的時候用來固定在藤與手之間,具有保護的作用,避免磨損皮肉而讓自己受傷。除此之外,他許多工具都是自己發明出來的,像是在他自製的一個方形模型架,可以用來在編製的過程中安穩固定住黃藤。以前長輩較多直接以腳壓住來固定,但用這種方式比較累、也沒那麼牢固。還有,以前用鐵釘固定時容易刮破黃藤,現在則是用他自己的一個小小、白色尖端的工具取代;還有他也曾在河邊找到一塊很堅硬的木頭,覺得很適合當作敲打材料的器物,就高高興興地撿回家了。
在Roit和我們分享各種經驗時,我忽然一驚、好像找到了他那麼厲害的關鍵的原因──
「就自己想辦法啊。」
他的口氣很爽朗輕鬆,像夏日的大雷雨過後、太陽漸漸從雲層探頭出來的顏色。

曾遇許多挫折、也放棄不做過;但往後Roit重拾編織,再遇到困難與挫折時,他並不像年輕時一樣馬上放棄,而是靠自己的力量,絞盡腦汁想辦法去解決。反觀現代人遭遇困難的時候,不是放棄、就是馬上找人求助。雖求助也有一定的力量,畢竟是從前人失敗的經驗中萃取精華,可以節省找尋的時間、馬上獲得解答。
但是,若已無前人可以詢問了呢?或那是個從來都沒被解決的問題呢?
即使Roit沒有說出口,但從他的自身的經驗談中,我想也間接傳達了「先思考內省,再嘗試動手」的重要。不要害怕做錯,失敗會讓你汲取本來未有的養分。雖像老生常談,但我們在面對失敗時,還是常被被挫折與黑暗所曚住、吞噬,看不見前方。
或許就好好擁抱失敗吧,內省很重要、那是前進的力量。

「願意學,我都願意繼續教。」

「大家都說有空的時候再來學,結果都沒有。如果是忘記了也沒關係,只要你來,我還是都會教你。」

採訪尾聲,當我們問Roit有沒有什麼話,想對現在要學編織的年輕人說?
他告訴我們,先前有一些學生前來向他學習,但最後有些人未學完即不告而終。我看著他的眼睛,感覺有些落寞、但同時也慈祥地笑著,嘴角揚起的皺紋讓人感到溫暖和安心。
「只要你有心、願意學習,他就會一直一直待在這裡。」

在那個襖熱的夏日午後,身上的汗濕與黏膩總讓人躁動。Roit在工作時和受訪的神情差異甚大,他編織時不太說話、非常專注在手中的工作,空氣安靜地只聽見輕盈的鳥鳴在遠方、龍頭沒關緊的水滴落在圓鋁碗盆、佈滿歲月風霜的刀剪粗硬枝條的聲音。他有條不紊地將一根一根的藤仔細穿梭、綁緊;複雜但迅速、緊密而優雅。
我喜歡看他把寬鬆的藤條固定,再緊緊綁牢,這一連串的動作好像有某種隱喻浮現於心──他將一切寬散的事物聚合在一起,裡頭有個空間可以裝載、容納一切,壁間的枝條又連結地那麼緊密而堅挺。
如果好好對待,它並不會斷掉。而會一直存在、相連於他們每一個平凡而踏實的日子裡。我深信不疑。

──收錄於《「豐濱製造」原住民編織工藝師圖冊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